竞争可以激发一个人的潜能和创造力。
海湾战争之后,美国军方提出了战争状态下士兵的“生存能力”比“作战能力”更为重要的全新理念。于是一种被称之为“艾布拉姆”式的M1A2型坦克开始陆续装备美陆军,这种坦克的防护装甲在当时被称为是世界上最坚固的装置,它可以承受时速超过4500公里、单位破坏力超过1.35万公斤的打击力量,而这种力量被美方武器专家形容为“可以轻易地将一只球捧送上月球”。那么,M1A2型坦克这种品质优异的防护装甲是如何研制出来的呢?
乔治·巴顿中校是美国陆军中最优秀的坦克防护装甲专家之一,他接受研制M1A2型坦克装甲的任务后,立即找来了一位他的“冤家”搭档——毕业于麻省理工学院的著名破坏力专家迈克·马茨工程师。两人各带领一个研究小组开始工作,所不同的是,巴顿带领的是研制小组,负责研制坚固的防护装甲;迈克·马茨带领的则是破坏小组,专门负责摧毁巴顿已研制出来的防护装甲。一场破坏与反破坏的竞争就此开始了。
刚开始的时候,马茨带领的小组总是能轻而易举地将巴顿小组研制的新型装甲炸得粉碎,失败后的巴顿小组接受教训后进行改善。如此反复多次,随着时间的推移,一次一次地更换材料、设计方案,终于有一天,马茨破坏小组使尽浑身解数也未能奏效。于是,世界上最坚固的坦克在这种近乎疯狂的“破坏”与“反破坏”试验中诞生了,巴顿与马茨这两个技术上的“冤家”也因此而同时荣获了紫心勋章。巴顿中校事后说:“事实上问题是不可怕的,可怕的是不知道问题出在哪里,于是我们英明地决定‘请’马茨做欢喜冤家,尽可能地用激将法迫使他帮我们找到问题,从而更好地解决问题,这方面他真的是非常棒,帮了我们大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