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安石之时,各学术流别都试图将儒佛道糅合在一起。苏轼走的是由儒而道,由道而佛的治学道路,其弟苏辙亦不例外。苏辙平生用力最多的是《老子新解》。苏轼对弟弟此书的评价是:“子由寄《老子新解》。使战国时有此书,则无商鞅、韩非;使汉初有此书,则孔、老为一;晋、宋间有此书,则佛老不为二。”[70]就连后来的朱熹也说:“苏侍郎晚为是书,合吾儒于老子以为未足,又并释氏而弥缝之。”[71]不论其是赞许或批评,大都承认苏辙在此书中糅合了儒释道三者的特点。可见,宋儒在治学时大都援道入儒,儒道结合。其实这不光是宋儒的努力方向,宋代的道士们也是朝着这个方向努力的,如道士张伯端在《悟真篇》序中所言:“老释以性命学开方便门,教人修积以逃生死……《周易》有穷理、尽性、至命之解,《鲁语》有毋、意、必、固、我之说,此又仲尼极臻于性命之奥也。”可以说性命之学成了儒释道三家共同追求的结合点。因此北宋中叶以后,儒、佛、道三教合流成为中国思想发展史的一大特色。宋代的新儒学正是在排斥佛老,又尽用其说;既捍卫儒学的独尊,又兼收异质文化的基础上,才造就了影响中国封建社会后期的占主导地位的文化思想——理学。
第三节 民间秘密宗教
宗教信仰在宋代有较肥沃的土壤和广阔的活动空间。佛、道是被官方认可并受扶持的宗教,故自视为正统宗教。除此之外,在北方南国、城市乡村甚或偏远的山区还活跃着许多一向被官方禁止或被佛道所鄙弃的宗教教派,史书中称其为“魔教”或“邪教”,这就是民间秘密宗教。